黃淑如 臨床心理師
中原大學附設冠英心理治療所
兼任臨床心理師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情緒像一陣大浪來襲,你可能看見了,眼睜睜地被捲入,你可能沒看見,無預警地被拖走。如果你死命掙扎,你可能覺得很累又徒勞無功,如果你放棄掙扎,你可能沉溺在窒息似的痛苦中。情緒絕對殺不死你,但它可能消磨你的意志,影響你的行為。面對情緒,我們有沒有更舒服的選擇?
有的。心理學家、神經科學家們一直在探索情緒,並試圖找出可以協助人們調節情緒的最佳策略,情緒悠遊策略表的內容出自麗莎.費德曼.巴瑞特博士2020年在台灣出版的新書─情緒跟你以為的不一樣,這適用於每個想在情緒裡自在悠遊的人,如果你暫時想留在岸邊欣賞浪潮,這些策略也可以幫助你將核心練的更穩,安心地知道自己可以在踉蹌後找回平衡。
如果你發現,專家給的這些策略超乎你想像的簡單,這樣就太好了!你接下來需要做的就是把它們安排進你的生活中。你可以將你的悠遊策略列印出來,張貼在你喜歡、容易看見的位置,並將想嘗試的項目新增進你慣用的行事曆上,具體列出可能需要的時間、金錢、場所。你可以事前預約某些項目,也可以邀約你喜歡的夥伴共同參與,有些夥伴可以起到互相督促、鼓勵的作用。在實際行動後,你可以觀察一下你的情緒有什麼樣的變化,並決定要如何調整,定期檢視自己的執行成效,讓自己可以享受更舒服的情緒狀態。在臨床上,我們稱呼這個為行為活化(behavioral activation),透過行動來牽動個人的感覺,你願意的話,也可以在你的心理師的陪伴下進行這個練習。
如果你發現,某些情緒悠遊策略跟你本來的嗜好或習慣相違背,不要緊的,我們都有些會讓我們當下開心但事後後悔的習慣,像是嗑雞排珍奶、熬夜追劇,有些習慣甚至讓我們當下並沒這麼開心但事後很後悔,像是鑽牛角尖、自我封閉,這些都是真實生活中某些時刻的一部分。我們並不需要無時無刻達成每項情緒悠遊策略,只要在我們需要的時候,可以彈性地做出適合自己的選擇,讓情緒可以回到動態平衡的狀態,這樣就好。萬一你的某些壞習慣已經破壞了你的生活、工作表現、人際關係,你想知道如何戒除或有所調整,也可以向你的心理師進行諮詢。
如果你發現,這些建議你早就知道了,但就是做不到,或甚至是不想做,但你解釋不了為什麼會這樣,似乎有些未被察覺的不合理想法,彷彿你的情緒大海裡有著未被看見的暗礁或漩渦,你就是覺得怎麼做都不會有用,所以乾脆載浮載沉,等待滅頂……請為自己發射信號彈吧!試著跟你的心理師討論這個狀況,心理師們受過的專業訓練就像是大海裡的救生索、探照燈、探測儀,可以陪伴你安全的發展出更具適應性的情緒、想法、行為,練習如何在情緒大海裡悠遊!
如果想對情緒有更深一層的了解,歡迎參考如何在情緒裡悠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