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楷文 臨床心理師
中原大學附設冠英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高敏感族」(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一詞,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Elaine Aron提出的概念,是指某些大腦內處理感知訊息的神經系統有別於一般人,所有感覺都會被放大、天生敏銳的人,但高敏感其實也只是心理學定義中一種人格特質,並非心理疾病。根據1997年的研究預估,全世界有15–20%的高敏感族,2020年的研究數據則提升到30%,顯示高敏感族並不少見,他們確實常被誤會有某些疾病,例如自閉類群障礙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焦慮症或憂鬱症等。
高敏感族的常見特徵
Elaine Aron認為高敏感族擁有以下四種特質:
1. 深度處理訊息
高敏感族接受訊息後,會做複雜且深刻的處理,所以經常要花一些時間吸收、消化,仔細觀察思考後,才會採取行動。個性謹慎,但也容易讓人覺得退縮、猶豫不決或鑽牛角尖。
2. 容易過度刺激
高敏感族對內外在刺激的反應閾低,只要一點刺激就能察覺,比起其他人,他在同一個環境會注意更多事情,比較不容易無聊,但也更容易分心、緊張、過於興奮,或感到疲乏而影響表現。
3. 敏銳察覺細微事物
高敏感族對環境變化敏銳,容易注意到小細節,因此能避免潛在危險,但一點小事都會讓他在意、抱怨,例如:細微的聲音、光線變化、氣味、衣服材質和鬆緊、輕輕碰觸或小傷口等等,所以常被人覺得眉角很多。
4. 情緒反應大、同理心強
高敏感族想得更多更深,感受到的正負向情緒也更強烈,情緒反應較大,而且他能敏銳覺察到別人的情緒反應,只要環境氣氛、一個眼神和語氣不對都可能被他發現,所以更容易被影響,也更能學會同理。
從上可知,高敏感族對各種刺激和訊息都相當敏感,一點線索都會放大檢視,反覆且深度思量,顯得較難轉移,反應也較大,所以當孩子是高敏感兒時,經常讓照顧者在教養過程感到困難和挫折,但同時他也會觀察你的表情、感受你的情緒,表現出貼心的一面,當面對這種既難搞又暖心的孩子,好好說教未必立即見效,對他嚴厲也於心不忍,該怎麼做才好?
給高敏感兒父母的教養建議
1. 制定符合年紀、具體明確的行為規範,讓孩子能預期該怎麼做,維持安全穩定的環境,減少被刺激的機會。
2. 當環境或生活事物有變動時,事先預告,給他更多時間適應,並確保他的生理需求滿足,避免突然太多改變和刺激造成衝擊。當場可邀請或鼓勵孩子嘗試,甚至提供選擇的機會,但請讓他自己決定,切勿強迫。
3. 以溫和堅定的方式管教,切勿體罰,以免他的壓力過大,因為僵住停止,或過度恐懼而順從,而非學到該怎麼做。若不得已要有負向後果,盡量簡單、無威脅性、與問題行為相關、切中要點。
4. 允許孩子發表意見、表達情緒,認同他的感受及需求,一起面對,而非否定他的感受,批評他的反應。當孩子有明顯情緒時,保持冷靜,接納他的情緒,避免責備或急著說理,耐心地等他冷靜再溝通,避免情緒越滾越大。
5. 以客觀、正向的語言進行溝通,例如用「你可以…」取代「你不要…」,以免被拒絕、否定、批評等負面感受在他腦中生根,影響自我價值。
6. 了解孩子的獨特性,多去強調和肯定優點,並學習用正向眼光看待高敏特質,讓他更有自信,他才會更願意嘗試新事物及面對困難。
7. 教導孩子合宜的人際界線,清楚區分自己和別人發生的事情、想法、感受,同時他也有權利拒絕不想要的事物,了解自己無法、也沒必要滿足別人的所有期待,以免他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若不確定你的孩子是否具有高敏感特質,可以參考Elaine Aron成立的原文網站https://hsperson.com/test/highly-sensitive-child-test,或是以下的高敏感兒檢測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