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玫 臨床心理師
中原大學附設冠英心理治療所兼任臨床心理師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們總認為自己不再需要像孩子一樣仰賴重要他人或父母、朋友在旁給予支持和安慰,社會要求我們獨立解決問題、面對挑戰及依靠自己,然而英國心理學家John Bowlby提出的依附理論,指出除了早年與照顧者的關係,終其一生我們仍需要有一個珍貴他者,並與對方建立穩固的情感連結,知道當自己有需要的時候,對方會給予自己善意的回應。
然而在臨床上發現許多伴侶長期對關係感到不滿意,他們在持續及重複的瑣碎事件當中壓抑不舒服的感受並各自解讀彼此的行為,無法真正得到伴侶的保護及照顧,兩人均獨自感受孤單、絕望與痛苦,或乾脆放棄關係的經營,走向各過各的生活。我們其實需要看見彼此都存在想親近對方及想獲得對方回應的需求,這與生俱來的渴望,讓我們在心底深處會想問:『你會支持我嗎?當我需要你時,你會來到我身邊嗎?當我脆弱的時候,可以親近你嗎?你在乎我嗎?』
若是能獲得來自伴侶充滿愛的回應,伴侶關係將感受到重視、俱足安全感,也比較願意建立情感連結。然而若關係惡化,伴侶一方可能變得焦慮及失去控制(ex.我從來不讓他看見我受傷的地方,他只看見我的憤怒和崩潰喊叫),或者呈現另一種型態-冷漠走開(ex.我看著她對我大聲吼叫,於是我轉身離開,我再也不相信她會重視我的感受)。因此問題常常都不是在爭吵什麼內容、意見不一致,而是伴侶之間的情感連結、安全感是否穩固。
若是與伴侶正處於緊張的關係當中,可以試著進行以下的問句填答,練習找出因不安全感所引發的關係互動模式:
1. 每當_________,我就無法在關係當中得到安全感。(ex.我的行為又讓你不滿意或批評了的時候/我又需要獨自面對婆媳問題、孩子的教養/重要的日子你連續好幾天不在我身邊的時候)。
2. 我透過________,想要處理這個難過及失落的情緒,並想要改變我們之間的關係。 (ex,埋怨、撈叨、指責、哭泣/冷落、逃避、走開、埋首工作或家務)
3. 然而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對方似乎___________(ex.情緒更加激動、逼著我回應/轉身走開、閉口不言、冷冷看著我)
4. 隨著上述的模式持續下去,我們無法相互靠近及理解彼此,我感到更加_________。(ex.孤獨、痛苦、絕望、自我封閉)。
當覺察彼此的回應如何引發不良的關係互動模式,便有機會慢慢重新建構及改變,在衝突與修復的過程,伴侶若逐漸願意學習向對方坦露恐懼及脆弱之處,並因此獲得理解、全然的關懷及支持,將有助於為彼此創造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重建對關係的信任。